close

henri%20lefebvre.jpg


列斐伏爾(Henri  Lefebvre),一位偉大的法國學者。


    地理學在1970年代左右,面臨到了最大的危機。因為1950年代以前由Hartshorne帶領的傳統區域地理學遭受到批評,1953年的Sachefer認為Hartshorne只重視描述而忽略解釋的方法大錯特錯,所以寫了篇文章批判Hartshorne。接著地理學來到了空間分析、計量...等等面向的新時代,加上戰後的發展主義盛行,研究的事物被認為只要用點、線和面就可以解釋,造成1960年代的後期又遭受到批判,認為不應該把複雜的世間萬物簡單的化約成為紙上談兵,而造成地理學在1970年帶進入繽紛的時期。


    那為什麼在上一段的前後,我在用詞方面很像有點矛盾呢?其實,我要說的地理學危機,就是轉機。當時因為批判1950~1960末期的「新地理學」,地理學藉助了像是心理學、現象學、馬克思主義...等等面向的人文社會學科,造成地理學在這個時期像是大爆炸的一般成為了繽紛的時期。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就是其中一個,而列斐伏爾也就是這樣一個思維底下壯大的學者。


    其實我看的相關書籍很初淺,所以不太在這邊大肆談論這些學者專家們的想法,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本身看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書之後,做出一個「大概」的心得,所以也歡迎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們在底下留言指教。那接下來繼續回到正題.....


    為什麼要談論到列斐伏爾?因為他在1973年的時候,出版了一本法文書,翻成英文就是:The production of Space。中文的翻譯則稱為:「空間的生產。」這本書造成許多1970年代之後的學長專家們,在於地理學的著作以及思想上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力。像是當代知名的學者David Harvey以及Edward Soja都是受到Henri Lefebvre這本書的思想而影響。


    為什麼這本書重要?因為他帶著馬克思主義那種唯物式的思考模式,有別於上一個「新地理學」時期那樣紙上談兵,化約複雜的社會關係,列斐伏爾探討的則是看到的「空間」如何被生產出來?這樣講很像有點抽象,我想個簡單一點的形容方式,也就是他去探討一個空間範圍當中的特(殊)性如何是被深層的社會作用力所去建構出來的。這樣講很像又有點難懂?


    那我用簡單一點的例子來說明好了。

kyousitu.jpg

kyousitusyasinn.jpg


     我把教室空間拿來當作例子,但是近代的地理學所討論的空間卻並非是像這樣的絕對(容器)空間,不過這樣比較具體也比較好描述。當我們看到照片中這兩間教室時,我們對它們有何想法?空蕩蕩的教室,沒有了學生和老師,教室的「用意」就失去了意義。也就是說,沒有人在裡面上課的教室,或是沒有人在裡面的租屋房間,這樣的空間都是沒有意義的。

     但是,當這教室的講台上有位老師以及台下坐滿的學生,這間教室就像是有生命一樣被形塑出來。放學之後就沒有意義了。我認為列斐伏爾所要探討的「空間的生產」也類似這個樣子。假設今天我是史地一甲的學生,我們大家在教室A上課,老師和學生就當作是一個社會因子,老師和學生們上課彼此交流以及討論的氛圍,造成了這間教室A有著不一樣的「空間特性」。今天假設是換成企管一甲或是音樂一甲...等班級來到教室A上課,教室A的「空間特性」又被不一樣的社會因子(不一樣的老師和學生)所形塑。

     上述這個例子應該比較好懂。那我們再把透鏡轉到地理學上所談論的空間特性。假設一個鄉的行政範圍就如同教室一樣,在這邊的前提就是假設鄉鎮=教室。而內部生活的鄉民則假設為教室中的老師和學生,鄉民=老師+學生。這樣可好了,試想,「臺北市」這間教室內的學生和老師所形塑出來的,是「臺北市」的空間特性。要是內部的學生和老師換成「苗栗市」的老師和學生,所形塑出來的空間特性又會不相同。

     我想,用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簡單的知道列斐伏爾的想法了吧?但我在這邊還是以保留的態度去把我的想法和列斐伏爾相提並論,畢竟我看的東西並不多,所以上述都是我自己的一個簡單的想法,所以不代表原作者就是我這個意思,但我想應該相去不遠了。


     DSCN4177.jpg


     這張圖片是我上一個房間的佈置。其實我住的地方,每間房間的格局大致上都相同,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去注意到了,每個人的房間都有著不一樣的「特性」,有著不一樣的「感覺」。像我,可能是巨蟹座的性格使然,很愛整理房間和佈置房間,有些人很喜歡來我的房間聊天看電視...等等,但有些人的房間卻讓人沒什麼「感覺」。但不可否認的,每個原本空蕩蕩沒有意義的房間空間,在每個房客入住之後都漸漸的形塑出這個房客的「房間空間特性」。圖中的這個房間,現在有別人住了,而現在這個空間一定跟圖片中的感覺不一樣。為什麼?因為這個房間有「不同的人」去把這個「空間特性生產出來」。


     講了這麼多,我想大家應該很明白我對於列斐伏爾的看法了對吧?當初David Harvey在研究資本主義全球化下,都市空間的不公平是如何被塑造出來,這個概念就是奠基在列斐伏爾的者本「空間的生產」。他要探討的是,這樣的不公平狀態(特性、性格)是如何被這個區域範圍內部的因子「所生產出來的」。


     到了後現代時期,上面提到的Edward Soja也受到列斐伏爾的影響,提出了三元辯證的論點。他認為時間性、空間性還有社會性這三者是不可以分開來討論的。這邊對我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「空間性Spatiality」,其實在我的看法,Soja的空間性就是上述那幾段我一直提到的空間特性、空間性格、空間感。因為空間和人一樣,都有其個性存在。世界上找的到兩個一模一樣個性的人嗎?我想這個答案很明顯,因為幾乎是不可能的。那空間和空間當中存在著什麼?當然也是無限的性格、特性。但在這邊很重要的是,Soja把空間性的生產,將社會性和時間性相提並論。他認為這三者缺一不可,並且不側重於哪一個面向上,三者的重要性是一致的。參照下圖...


Sojas_trialectics2.jpg


     Soja的概念很像很難,沒錯,對我來說真的很難,因為他的概念有些我還是看的一頭霧水。大學有些同學和學弟妹都說他的三元辯證好像很複雜,所以我在這邊用簡單一點的話來表達我的看法。


     如同上面好幾段在談論一個教室空間或是租屋空間,甚至是鄉鎮、都市的空間特性、空間性格。大家試想,這樣的空間性格要怎麼被形塑出來?沒錯,時間(歷史)。對我來說,世界上任何事物,沒有一個不是需要時間來去生產出來的。就算是幾毫秒也一樣,這邊只是你對於時間尺度的控制而已。舉例來說,一個租屋空間的特性不需要時間去佈置嗎?我上一個房間從佈置到最後定型,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時間去構思。再來,是另外一個面向,社會。也就是我在上面把它當作是教室的老師+學生的方面。一個都市、鄉鎮的空間特性,難道不需要側重在內部深層的社會結構之上嗎?我想這是需要,且是必要的。要是今天是日本人統治時期,難道台北市的都市特性會像現在一樣嗎?我想一定是不一樣的。用不同的方向去想,每一間教室的格局幾乎相同,只要配上不同的老師和學生(社會因子),整間教室的氛圍,講簡單一點就是讀書風氣或是生命力難道會一樣嗎?我想絕對是不一樣的。


     所以Soja認為空間的特性(性格)和時間過程以及社會因子是不能分開的,三者是互相影響著彼此的。就像是台灣地理學界的大教授:施添福老師(也是我的師公),他在地域社會方面的研究,利用上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方法,探討整個地域性(區域空間特性)是如何藉由內部深層的社會結構(社會因子)所形塑(時間過程)出來。只是施老師並不喜歡提到一些理論的東西,我認同施老師的想法,因為就像是我不太了解列斐伏爾和Soja的想法,畢竟看書還是難免會遭遇到詞不達意的窘境。有次我看到一本書是這樣寫的,作者要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書,就已經先打八折了,因為他無法用文字去敘述他所想的概念。再來就是讀者可能藉由書的吸收不完全,這樣就又再打折了。所以施老師的文章幾乎看不太到理論性的東西,但卻明白的符合到了一些學者專家所談論的理論概念。


     最後,我還是得強調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,我只能用我僅有的知識來表達我的觀點而已。而無疑的是,地理學在1970這個繽紛的時代當中,藉助著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等等的影響,而分支成許多流派。不論是行為地理學、馬克思主義地理學或是人本主義地理學,都為這個學科帶來一個如同萬花筒一般的新時期。經由上述我的一些淺見,的確列斐伏爾在1973年出版的「空間的生產」造成了地理學上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。到了現在「空間性」的探討,真的是要謝謝列斐伏爾當初的遠見,才讓地理學的這個面向發光發熱。

   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nielpr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